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法規內容

法規名稱: 彰化縣環境污染防制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
公發布日: 民國 87 年 05 月 28 日
修正日期: 民國 114 年 03 月 31 日
發文字號: 府行法字第1140119449號
法規體系: 環境保護類
全文檔案:
法規功能按鈕區
第 1 條
彰化縣政府(以下簡稱本府)為防制環境污染、推動環境教育,維護縣民
健康及生活環境,以提高生活品質,依空氣污染防制法第十八條第二項、
水污染防治法第十一條第六項、廢棄物清理法第二十六條第四項、環境教
育法第八條第六項及預算法第九十六條第二項準用同法第二十一條規定,
訂定本辦法。
第 2 條
彰化縣環境污染防制基金(以下簡稱本基金)包括空氣污染防制、水污染
防治、一般廢棄物清除處理、焚化廠、環境教育及其他環境污染防制收支
等計畫,分別設帳,並專款專用。
第 3 條
本基金之收支、保管及運用,除法令另有規定外,悉依本辦法之規定辦理

第 4 條
本基金為預算法第四條第一項第二款第五目所定之特別收入基金,編製附
屬單位預算,以本府為主管機關,彰化縣環境保護局為管理機關(以下簡
稱環保局)。
第 5 條
空氣污染防制計畫之基金來源如下:
一、空氣污染防制費之收入。
二、上級機關核撥及補助之款項收入。
三、本府依預算程序撥充款項收入。
四、專戶孳息收入。
五、依空氣污染防制法第九條第一項第二款交易或拍賣所得。
六、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追繳之所得利益。
七、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罰鍰之部分提撥,提撥比例依空氣污染防制法施行細
  則規定辦理。
八、依空氣污染防制法科處並繳納之罰金,及因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規定沒收
  或追徵之現金或變賣所得。
九、其他有關收入。
第 6 條
空氣污染防制計畫之基金用途如下:
一、關於主管機關執行空氣污染防制工作事項。
二、關於空氣污染源查緝及執行成效之稽核事項。
三、關於補助及獎勵各類污染源辦理空氣污染改善工作事項。
四、關於委託或補助檢測辦理汽車排放空氣污染物檢驗事項。
五、關於委託或補助專業機構辦理固定污染之檢測、輔導及評鑑事項。
六、關於空氣污染防制技術之研發及策略之研訂事項。
七、關於涉及空氣污染之國際環保工作事項。
八、關於空氣品質監測及執行成效之稽核事項。
九、關於徵收空氣污染防制之相關費用事項。
十、執行空氣污染防制相關工作所需人力之聘僱事項。
十一、關於空氣污染之健康風險評估事項。
十二、關於潔淨能源使用推廣及研發之獎勵事項。
十三、關於空氣污染檢舉獎金事項。
十四、其他有關空氣污染防制工作事項。
第 7 條
一般廢棄物清除處理計畫之基金來源如下:
一、依廢棄物清理法第二十六條第三項規定徵收之一般廢棄物清除處理收入。
二、專戶孳息收入。
三、上級機關核撥及補助之款項收入。
四、本府依預算程序撥充款項收入。
五、其他有關收入。
第 8 條
一般廢棄物清除處理計畫之基金用途如下:
一、一般廢棄物清除處理機具、設備、設施之重置。
二、一般廢棄物清除處理廠(場)之復育。
三、一般廢棄物清除處理廠(場)硬體設施及各項設備汰舊換新。
四、一般廢棄物清除處理廠(場)之建設成本。
五、其他有關一般廢棄物清除處理工作。
第8條之1
焚化廠計畫之基金來源如下:
一、依廢棄物清理法第二十六條第三項規定徵收之一般廢棄物清除處理收入。
二、處理其他廢棄物收入。
三、專戶孳息收入。
四、上級機關核撥及補助之款項收入。
五、本府依預算程序撥充款項收入。
六、其他有關收入。

 
第8條之2
焚化廠計畫之基金用途如下:
一、焚化廠之操作、營運、管理。
二、焚化廠處理機具、設備、設施之重置。
三、焚化廠之拆遷。
四、焚化廠硬體設施及各項設備汰舊換新。
五、焚化廠之建設成本。
六、其他涉及廢棄物處理之事項。


 
第 9 條
水污染防治計畫之基金來源如下:
一、水污染防治費收入。
二、依水污染防治法裁處之部分罰鍰及追繳之所得利益。
三、上級機關核撥及補助之款項收入。
四、本府依預算程序撥充款項收入
五、專戶孳息收入
六、其他有關收入。


 
第 10 條
水污染防治計畫之基金用途如下:
一、地面水體污染整治事項與水質監測。
二、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及水污染總量管制區之水質改善事項。
三、公共污水下水道系統主、次幹管、污水處理廠及廢(污)水截流設施之建設事項。
四、水肥投入站及水肥處理廠之建設事項。
五、廢(污)水處理設施產生之污泥集中處理設施之建設事項。
六、水污染防治技術之研究發展、引進及策略之研發事項。
七、執行收費工作相關之必要支出及所需人員之聘僱事項。
八、其他有關水污染防治工作事項。
第 11 條
環境教育計畫之基金來源如下:
一、自本基金環境教育外之其他計畫,每年至少提撥百分之五支出預算金
  額,以補(捐)款撥入。但該計畫無累積賸餘款時,不在此限。
二、自廢棄物清理法之執行機關執行廢棄物回收工作變賣所得款項,每年
  提撥百分之十之金額撥入。
三、自本府收取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或自治條例之罰鍰收入,每年提撥百分
  之五撥入。
四、基金孳息。
五、人民、事業或團體之捐助。
六、其他收入。
第 12 條
環境教育計畫之基金用途如下,係依據環境教育法第九條規定辦理,應供
辦理環境教育行動方案如下:
一、辦理環境講習。
二、辦理環境教育宣導及活動。
三、編製環境教育教材、文宣及手冊。
四、進行環境教育研究及發展。
五、推動環境教育國際交流及合作。
六、補助環境教育設施或場所辦理環境教育活動。
七、助環境教育機構辦理環境教育人員訓練或環境講習。
八、補助辦理環境教育計畫。
九、訓練環境教育人員。
十、其他與環境教育推展相關事項。
第 13 條
(刪除)
第 14 條
本基金應設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監督運作,置主任委員一人,由
縣長兼任,副主任委員一人,由副縣長兼任,委員七至十五人,由主任委
員遴聘有關機關代表、專家、學者、環保團體及其他民間團體代表擔任之
,其中專家、學者與環保團體代表等,應占委員會名額三分之二以上,並
不得由相關產業之大股東擔任,且環保團體代表不得少於委員會名額六分
之一,任期二年,期滿得續聘,均為無給職。但得支給出席費。
前項委員任一性別比例,不得低於委員總人數五分之二。
第 15 條
本會置執行秘書一人,由本縣環境保護局局長兼任,綜理會務;工作人員
若干人,辦理所任事務,均由管理機關指派有關現職人員兼任。
第 16 條
除法令另有規定外,本會任務如下:
一、本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之監督。
二、本基金運用執行情形之考核。
三、本基金年度預算、決算之監督。
第 17 條
本會每年開會二次,必要時召開臨時會議,由主任委員召集之;主任委員
因故不能出席時,由副主任委員代理之;主任委員及副主任委員因故不能
出席時,由出席委員互選一人代理。本會之會議應有全體委員過半數之出
席始得開會,應有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始得決議。專家學者委員應親自
出席,不得指定他人代理。
第 18 條
為研商及推動環境污染改善策略之執行及審查,得設各項工作、技術諮詢
小組。
為審議、協調及諮詢本縣環境教育行動方案,促進環境教育實施與發展,
應設置環境教育委員會。
前二項工作、技術諮詢小組及環境教育委員會之設置要點,由本府另定之
第 19 條
本基金有關預算編製、執行及決算編造,應依預算法、會計法、決算法、
審計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 20 條
本基金結束時,應予結算,餘存權益應解繳縣庫。
第 21 條
本辦法自發布日施行。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八月二十八日修正條文自一百年六月五日施行。